文 | 柳华芳
云想衣裳花想容,春风拂槛露华浓。
若非群玉山头见,会向瑶台月下逢。
玉环姐姐太美好,李白大大诗兴起,千古故事留遗憾,豪门花宴半月残。
这几日,我在家看《知否知否》,追剧欢乐多,感慨也万千,大家族太复杂,小百姓太凄苦,一切姻缘有命数,一切美梦皆会醒,唯有认清自己、爱惜自己的人才是最终的赢家。
盛家四个闺女-华兰、墨兰、如兰、明兰,亲生母亲的身世、品行差异很大,在家族中的生存法则也不同,形成不同的价值评估体系,最终也导致了各自不同的命运走向。
门第之见,富贵之争,才华之处,人品之汇,偶然间有必然,冥冥之中各有天命。然而,人生不是随遇而安的漂流,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弱点、观念、欲望,在男婚女嫁的这个事儿上,需要活的更通透一些,而不是一时热血的冲动或自我定义。
同样一个聪明一个善良,黄蓉和郭靖成为一代传奇,杨康和穆念慈变成滴血悲剧,纵然王爷身份又如何?墨兰和林小娘一心争夺面子和地位,各种歪招都用上了,最后结局很悲惨,反倒是心思细腻、心地善良的明兰逆袭成功。
门当户对,不对也对
在古代,无论是中国,还是欧洲,婚姻都是讲究门当户对的,中国经历过几十年社会运动,确实颠覆了很多门户偏见,那么,婚嫁之事真的超越了过去的门户之见么了?
在现实世界里,你会看到大多数婚姻依旧是门当户对,权力阶层、富豪阶层、平民阶层之见往往不是理想中平等对接的,公务员、商人、教师、农民、军人、医生等后代的价值体系、自尊体系、社交体系差别比较大,最后多数形成了接近于门当户对的婚姻。
门当户对,看似庸俗而丑陋,看似古老而偏见,但是,在婚姻这个重大事件上,多数人的理性打败了理想化。每个人都在努力获取一个对自己有利的结果,豪门的媳妇儿不好当,豪门的女婿也不好当,富豪阶层往往和权力阶层联姻,普通老百姓之间也存活在长长的鄙视链之中。
大都市的房子是一面镜子,普通家庭的子弟不可能工作一两年买房子,大概率无法获得超越阶层的爱情和婚姻,最终的合理选择是门当户对。差不多阶层的男青年、女青年更容易接纳对方,更容易达成婚姻,进而形成一步步白手起家的奋斗人生。
相比之下,富裕阶层的子弟会很顺利,并一路享受到房价暴涨后的资产升值,形成人生的不对称竞争优势,这样阶层的男青年更好找媳妇一些,最终形成接近于同阶层的婚姻。
有一位朋友发了财,娶了年轻漂亮媳妇儿,自以为自己超越了门当户对,但是,回望一下,在发财之前也只是屌丝阶层而已,媳妇儿也只是普通阶层。虽然财富增加了,门当户对没有发生变化,因为权力阶层、高级知识阶层往往对暴发户存在价值鄙视链,高段位阶层的子女不差钱、对金钱的敏感度是不一样的。
还有一位女青年朋友,家境很好,北京N套房,找对象非常在乎阶层门第,一心只找公务员、教师之类的夫君,绝不给凤凰男任何机会。这是门当户对思想比较根深蒂固的案例,只是容易变剩女,因为同年龄段、大于等于自己阶层的男青年往往早婚。这种情况,要想不剩下,一定要变被动为主动,不等坐等缘分。
不是一家人,不进一家门
一对夫妻往往会越长越像,这是奇妙的现象,说明家庭背后是价值体系、情绪体系、社交体系的集合载体,也进而形成家风、门风之类的东西。
在婚姻这个事儿上,有俗语说“不是一家人,不进一家门”,听起来像是有道理的废话,却是大实话。
从心理学维度,两个有相似经历或心理模型的人,更容易形成彼此认同,无论是思维方式,还是行为模式。
两个财迷到一起,两个刻薄的到一起,两个节俭的到一起,两个苦情的到一起,往往是相安无事,可长相厮守,如果乱搭在一起,很可能是灾难。
每个人在找老婆的时候,哪怕是谈恋爱的时候,另一半是一个吸引你的人,但同时也在那里看到另一个自己。在潜意识里,这是一个自我再认同的过程,这样的过程是美好的,要比那些冲突不断的认知重塑要好得多。
知己知彼,知道自己几斤几两,知道自己长相美丑,知道自己竞争优势,这些都是很重要的方面,只有认清这些事情,才能对另一半进行人格画像,才能找到自家人。
随缘过头,错过无数
在过去几年里,经常和一些朋友们聊聊人生,聊到婚嫁问题,得到的答案多数是看缘分。但是,缘分是什么呢?
你必须明白缘分是什么、有什么特点、有哪些要素,才能进行精确地定义和定性,才能计算出缘分的路径和变量参数。
大多数情况,“随缘”变身被动躲避的一种借口,虽说“遇到一个适合自己的”,但也要搞清楚什么样的适合自己,总不能要求:像王思聪一样有钱,像阿汤哥一样帅,像马云一样能说会道。。。
随缘,随缘,不能只是随,也需要去主动化缘,去探索自己,去想明白自己想要的生活模式。是要一直等到老,直到一个完美的老头出现,还是找一个不完美的人相伴到完美。
随缘过头了,缘分都让人抢走了,就像北京城的房子,虽然挺贵的,但多数是老破旧,要不是靠教育资源等牵绊,没人愿意呆在北京这地儿。
某一天,突然发现喜欢自己、自己却看不上的那个人,居然变得这么优秀,居然娶到那么好的老婆。此时,聪明一点的大龄青年会觉悟到一个问题,完美的人是没有的,一起奋斗的日子才是缘分,而不是待价而沽、一味等人上钩。
剩女多多,男神不多
中国男光棍数量很多,是远多于女光棍的,但是,在北京这种大都市,剩女要比剩男多的多,这是为什么呢?
在北京,能长期坚守下来的外地青年,无论男女,都是有才华的人,只是觉悟或开运的时间点不同而已。
女生往往比男生更早熟,尤其是心理上,所以,当女生30岁时候,同龄男子的心理年龄多数是25-27岁,很多女生喜欢找大几岁的结婚便是这个道理。
但是,家境好的男生,不愁房,一般早早结婚了,剩下的多数是普通家庭的屌丝青年,一穷二白的奋斗者。奋斗不易,等到事业成功后再结婚可能太晚了,一部分选择在老家买房、找个不太挑剔的女生结婚了,一部分继续奋斗事业。
当这帮子男生事业初成了,他们天然地会优先选择更有趣的灵魂、更新鲜美丽的肉体,而不是自己的同龄剩女,尽管他们也是剩男了。
当一群大姐姐剩下了,尽管她们是那么优秀,甚至买房买车了,却依旧难寻合适伴侣,所谓的缘分还是不出现,为什么呢?
因为女人心里天然地要找个比自己的老公,而同龄或长几岁的男同胞们不是在生二胎,就是孩子上中学了,还有一部分开始养小三了。剩下的追求者或潜在对象,基本上是感觉混的不如自己的,或者离婚、经历沧桑的,这样的,大姐姐们又不甘心。
于是,缘分,缘分,一切又甩给了缘分,而缘分的坐标却在流浪星球。
主动出击,展示自我
作为晚婚晚育的人,作为找对象花费大量时间和金钱的人,我算是看明白了,找对象没有那么复杂,只是人们把自己想象的太复杂,并建立了以自己为中心的防火墙。
遇到自己喜欢的人,一定要主动出击,哪怕遇挫折,万一成了呢,即便不成也能积攒经验。永远等缘分,缘分都生二胎了,何苦呢。
很多女生说,要找个对自己好的男人。可是,你都不给自己、别人任何机会,怎么知道好不好。
至于一堆的马屁奉承,不是心念而不得,就是有利益诉求,不必当真。
不展示自己,甚至不让大家知道你单身,不让大家知道你喜欢的类型,那么,找另一半变成童话故事了,不是太高傲,就是太天真。
有一个姐姐曾给我介绍对象,那姑娘是爽快人,当晚约出去撸串,喝了点小酒,吃完告诉我不合适。看不上我,不浪费时间,此女也是豪杰了,而我既然要找对象,自然脸皮要够厚,提升自己的抗打击能力。
婚姻生活不是童话,没人是完美的人,不能因为害怕冲突而躲避,更没必要把自己当公主选驸马。
人生短暂,你不在山花烂漫的时候绽放,等自己慢慢变老,就会像北京老城的房子一样,死贵死贵的,体验却很差,只有奔着学区房的人才会趋之若鹜。
懂爱,敢爱,索爱
人,成年人,都有自己的价值体系,但是,爱是一门学问,是一个认识自我、重塑自我、认识世界的一个过程。
爱,首先是一种给予,不愿意给予、太自私、急于求成的人,只能走求包养模式,用青春浪漫换取别人的无条件给予。一旦结婚,须放下名利心,夫妻同心,切不放任心野。
婚姻,是有成本的,这个成本有金钱的部分,而更主要的成本是否定自己的成本,在很多时候要懂得妥协,而不是自我中心主义。
敢爱,索爱,不等爱。婚姻里的终生伴侣,自然不会是学生时代那般简单纯真,毕竟那时候是花父母的钱泡自己的妞,妞还不用你买房买车等一切付出,而婚姻首先是责任。
当意识到责任之时,才能找到对婚姻负责的人,才能找到靠谱的人,而不是花一切心思只是和你上床的人,也不是拖拖拉拉排解孤独的人。
自己的爱,自己不找,等着天上往下掉,那不是有病么?即便从三楼掉下来个人,也能把你砸死。
出阁需趁早,不做女神经
什么年龄阶段,做什么年龄的时候,过激的行为自然有延迟的后果和代价,用不着太早,也别错过一代人的末班车。
女神和女神经,往往只有一步之遥,青春是美好的,努力在好的年纪遇到好的人。
年纪越大,选择范围越小,爱情更不易点火,搭伙过日子的味道越浓,会越感到婚姻像做生意。
大彻大悟之后,发现:缘分不复杂,你想要什么样的夫君或娘子,想清纯了,有决心了,不顾一切了,那就是缘分了。
有一次,遇到华为公司的一位人力资源总监,问她“华为是理工男的天下,你那富余的单身男青年资源同步一些给我,我这里有一批单身优秀女青年”。
这位总监回答:“我们华为的理工男可吃香了,现在单身的女青年更多一些”。。。。
姑娘们,出阁要趁早
真的!对于大多数普通人来说,所谓的事业、所谓的奋斗都是狗屁,不就是赚点钱么,不就是买房、买房、还贷款么,没有大不了的,也没啥难以割舍的。
长期以来,在我结婚以前,我找对象的条件只有一个:长相对得起下一代,人品对得起孔孟之乡。
华兰、如兰、墨兰、明兰,嫁的都是豪门,命运却大不同,最终决定命运的不是别人,而是自己的心性。
认识自己,先于认识另一半;解放自己,不等于逃避;凡人生活,幸福微至。